易中天20年前劝别谈陈寅恪,如今仍振聋发聩?
世纪初,“陈寅恪热”席卷学界,这位生前寂寞的史学大师,突然成了人人追捧的谈资。就在众人附庸风雅之际,易中天一篇《劝君莫谈陈寅恪》逆潮而出,直指热潮背后的虚浮。20多年过去,这声警醒依旧戳中要害,为何至今仍不过时?
世纪初,“陈寅恪热”席卷学界,这位生前寂寞的史学大师,突然成了人人追捧的谈资。就在众人附庸风雅之际,易中天一篇《劝君莫谈陈寅恪》逆潮而出,直指热潮背后的虚浮。20多年过去,这声警醒依旧戳中要害,为何至今仍不过时?
1902年8月2日,长沙《大公报》以“严学大昌”为题报道:“侯官严又陵观察之学融贯中西,理见其极……江西自熊君季廉等极力表彰,知者渐众,如《天演论》《严氏丛刻》有能成诵者。”
1890 年,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名门世家,祖籍江西修水 。其祖父陈宝箴,乃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,官至湖南巡抚。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,陈宝箴积极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,大力推行新政,试图为国家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,他的改革理念与实践,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